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鲜活的影像教材教育党员同志,7月3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前往文化宫观看了电影《黄土情》。
电影《黄土情》讲述的是1941年发生在延安陕甘宁边区的一系列与毛泽东有关的故事,影片从一个很平实的角度阐释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适逢经济困难时期,如何指挥广大军民抗日和后方大生产为前方减负的历史事件,真是揭开了延安大生产运动背后的故事。影片立意高远,思想深刻,以独特的视角,真切的画面,朴实的话语,诚挚的情感,再现了毛主席心系百姓,执政为名的伟大情怀,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复警示着我们。发扬艰苦朴素精神是一种精神,一种风范,一种追求。它不只是要我们在生活上量入为出,克勤克俭,还要求我们在生产工作中顽强拼搏。安于现状,贪图享乐,攀比奢华这些障碍亟待清楚。
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方志敏在《清贫》中说:“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从没奢侈过”。清贫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或段子,昭示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使勤俭节约成为行政自觉,要有敬畏劳动者之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的意义不仅在于节能降耗,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直观体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众所周知,节俭是美德,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将铺张浪费变换方式、变换场所、以隐蔽的方式进行下去。为政以德,节俭是重要的一环。我们的党员干部绝不能像《悯农》的作者李绅那样,写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之后,却堕落成奢侈腐化的分子了。
作为一名党员,廉洁自律,这是我们党历来就坚守的铮铮誓言。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好“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新的形式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新形式下,牢记“两个务必”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凭心而论,在芸芸众生中,圣贤之人总是少数,世人皆多为凡人,故难免有一些杂念,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金钱的重要性稚叟皆知,面对这个消费的社会,要拒绝诱惑实属不易,况世人皆有人情世故,吃穿住行消费,投资理财,提高生活条件也无可厚非。而底线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获取利益方是安心之得。我以为还得在自律上把牢以下几点:
一 是须加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在上层信仰上,我们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筑牢信念大厦根基;在现实细微层面,我们可学习身边先进人物的事迹,以此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升觉悟。
二 是须加强自我约束意识。“勤生明、廉生威”的道理谁都懂;个人的廉洁主要来自自律,通过不断的廉政学习教育,未雨绸缪,形成“不去为”的教育机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培养廉洁为荣、腐败为耻的风气和氛围,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不敢为”的惩戒机制
我们要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品质。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为民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 |